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9日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在災難發生之后的偵查和搜救工作中,科技的運用也尤為重要。
地震、火災、泥石流、雪崩等災難的發生,常常給當地人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在災難發生之后的偵查和搜救工作中,科技在災難援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地震臺網”信息播報機器人自動寫作和發布最新地震信息;今日頭條提供“搜索尋人”與“自報平安”兩大功能;高德地圖上線救災事件提醒和路線封閉管制信息提示;神州專車集合全平臺資源投入抗震救災……
航拍技術也充分運用在了災難現場的救援工作中。九寨溝地震發生后,西部空軍航空兵某團楊寶平機組駕駛1架運-9飛機,奔赴九寨溝縣地震災區上空執行航拍任務,為下一步組織搶險救災搜集第一手航空偵察影像資料。航拍能勘探災情,通過對現場情況的航測、追蹤,為災情救援提供安全可靠依據,加快搜救速度。無人機品牌大疆的行業應用部也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支小分隊于9日抵達九寨溝災區,使用無人機勘探災情,對現場情況的航測追蹤。
而對于新聞從業者而言,利用無人機航拍并傳回現場資料,也成為一種較新且便捷的報道方式。9日上午11時許,成都商報記者深入九寨溝景區內部航拍的震后九寨溝視頻,也在各媒體平臺傳出,向人們傳遞著災區的最新消息。
▲從空中俯瞰九寨溝縣城,建筑基本完好,秩序井然。社會車輛排隊從景區開出。
回顧7月份的暴雨南方,《焦點》采訪到了3位飛手,他們分別用無人機航拍記錄下了江西婺源、長沙橘子洲、湖北懷化被洪水侵襲的情景。
7月
Jul,2017
強降雨持續,多日的暴雨肆虐已導致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多個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湖南、江西、廣西、貴州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人們用影像設備記錄下了這一幕,雖然很難阻止災難,但科技讓生活更快地回歸常態。
多數80、90后對洪水的記憶多半來自1998年的夏天,連日的暴雨,河水變得渾濁不堪,學校提前進入暑假。新聞里,災情覆蓋了長江、松花江等多個水系,數以十萬計的人參與抗洪搶險,抵御從上流直卷的洪峰,守護江河堤壩。
19年之后的夏天,強降雨引發的泥石流掩埋了農田,房屋倒塌。社交媒體上,若干架次的航班、高鐵取消。影像更為發達的今天,人們也得以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記錄下身邊發生的一切。
被淹的古跡
訪談飛手
歐陽峻松
婺源熹園景區營銷員,愛好運動和攝影。
歐陽峻松來自江西婺源,在熹園景區工作,景區依山傍水,理學家朱熹曾至此省親祭祖,留存有多處遺跡,平日是一個靜謐的江南園林。
但6月23日至24日,熹園沿岸的河堤,河水出現持續暴漲,洪峰流量遠遠超出了預計值。24日上午,景區關閉,水面迅猛上漲,直至超出往年洪水位5-6米,大部分建筑都淹沒在水中。
業余時間喜歡攝影的歐陽峻松想到了用無人機去記錄這一景象,“我想這應該是一個歷史的時刻,人們應該記住這一教訓”。透過無人機的鏡頭,汪洋澤國,非常震撼。很快,照片通過他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傳播出去。
▲6月23-24日,江西婺源熹園錦屏路沿岸河堤,河水持續暴漲。(圖/歐陽峻松)
▲6月24日,此次洪峰遠遠超出了預計,江西婺源熹園景區關閉。11時起,景區內水面迅猛上漲,大部分建筑被水淹沒。(圖/ 歐陽峻松)
水貫橘子洲
訪談飛手
覃翊
星辰在線首席圖片編輯, 堅持夢想、攝影到底。
另一個讓人們意識到洪水肆虐的畫面來自湖南長沙。長沙最為人熟悉的地標橘子洲于洪水中的航拍視頻被反復傳播。長沙的網友說,路過橘子洲頭,真被淹了,毫無征兆地,之前還是河床裸露的一番景象,今天卻是水漫金山的架勢。
▲7月2日,湘江長沙站超歷史最高水位,橘子洲毛澤東雕塑周圍道路被淹。(圖/ 覃翊)
“橘子洲被洪水貫穿,這是1998年洪水都不曾發生過的。”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說法,7月2日7時,湘江長沙站水位39.22米,超過歷史最高水位39.18米(1998年6月27日),超保證水位0.85米,超警戒水位3.22米,較6時上漲0.05米。
6月以來,在北方冷渦與副熱帶高壓的持續作用下,湖南降雨量創歷史之最,尤以長沙最大??v貫長沙的湘江水位暴漲,位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頭岌岌可危,被洪水圍困的橘子洲污水處理站威脅著湘江東岸堤壩下長沙市區的用水安全。
而湘江源頭的暴雨,增加了來水量,加之上游泄洪,下游洞庭湖水位的頂托作用,湘江水位連續創新高。抗洪的人們在橘子洲上和湘江洪道界,持續拉鋸。
覃翊是長沙星辰在線的首席圖片編輯,7月2日-7月6日間,他用相機和無人機連續5天拍攝了從湘江北路往南一直到橘子洲的湘江水域,包括湘江三汊磯大橋、福元路大橋、瀏陽河與湘江交匯處的三館一廳水域、湘江北大橋(銀盆嶺大橋)沿線大堤。
“無人機以它獨特的拍攝視角,給我非常大的視覺沖擊力。”他說,做圖片編輯十年每天都要看不少攝影作品,只有航拍作品來的最直接,特別是災難的現場,垂直的角度展示大地的傷疤。
等待救援
訪談飛手
潘雨
懷化日報社攝影記者
除了用于拍攝記錄,在今年的洪水中,無人機還成功地參與了一次營救。
“你們能不能用無人機,幫我找找我們家老人。” 7月1日中午,《懷化日報》的記者潘雨在用無人機圖文直播洪峰過境辰溪縣時,收到了焦急地救助。郝大姐說自己96歲的婆婆和70歲的大姐被洪水圍困。由于連日暴雨一些供電設施被水浸泡,大面積停電,通訊也中斷了,很擔心她們的情況。“由于住在3樓,地勢較高,老人腿腳不方便,這次下雨,就沒有把他們搬離出來。”但水情比預想的要嚴重,郝大姐希望記者的無人機能飛過去查看一下老人的情況。
無人機飛了差不多二、三公里,終于找到了這棟房屋,水位已經到了兩層半的高度,考慮到上游泄洪,水位還會不斷上漲,記者決定聯系應急救援隊。
在家屬的指引下,經過十多分鐘的劃行,救援船只來到了被困老人的樓前。樓下的窗臺離水面距離約兩米高,不適宜轉移人員,于是救援人員又將船劃到樓房的背面二樓樓梯窗口處,窗口的位置正好和船舷平齊,看到上樓的窗口實在太小,擔心老人從這出來有困難,救援人員把窗口的鋁合金窗戶拆除,沖上了三樓展開營救,并將老人成功救出。
在更多的案例中,無人機還扮演著空投救生圈、遞送牽引線索,甚至充當起應急基站,提供通訊支援。近日,洪水正在漸漸消退,人們開始清理淤泥的痕跡,修葺受損的房屋,雖然很難阻止災難,但科技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回歸生活的常態。